本文为患者真实故事分享,以下内容为患者自述:
一提起便秘,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不就是排不出大便吗?身体的小毛病罢了,又不会要人命。”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对于很多人来说的小毛病,却差点要了我的命。
我二十岁出头,当下人生的二分之一时间都在便秘的阴霾中度过。这段经历对我而言,就像是经历了一场长达十年的噩梦。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很清楚记得那是我人生当中的第一次转学。就跟所有的农村留守儿童一样,爸妈要出门赚钱,不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照顾不了孩子,于是就把目光放在了吃住学一体的私立学校上。
对于当时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来讲,周围环境的改变让整个人的认知与情绪都变得动荡不安。
陌生的如厕环境、紧张的坑位、嘈杂的厕所人群都能消磨掉一个小孩的上厕所欲望。
我清晰地记得,在转校的第一个月,我整整17天没有排便,却丝毫没有憋得慌这种感觉,只有在夜晚睡觉前,腹部会出现轻微的胀感,肚脐下方的位置,稍微有一点突出,按起来还有一点硬。
可起初谁也没有把这个便秘当一回事。
我妈在得知我一个月才排了一次便后,给我准备带去学校的行李中塞了五支开塞露和一盒芦荟胶囊。
在学校的第二个月,我利用包裹里的这些通便药“苟延残喘”,每一次的排便都用这俩药,药效却越用越差,到最后除了喝芦荟胶囊会肚子疼之外,它的通便效果在我这里已经完全没用了。
或许是因为长时间的大便难以排出,胃肠道像是在抗议一样,不再接受从我嘴里吃进去的食物。
我出现了呕吐症状,尤其是在吃过饭之后,胃里就一阵的翻江倒海,身体的消化系统像是终于找到了一个排泄口一样,到后期几乎就是吃什么吐什么。
为了让周围的同学少嘲笑我一点,我开始逃避去食堂吃饭,那几天我就喝了一点水吃了几 口干饼,但即便是这样,我依然在数学课上不受控制地吐了。
也就是这一次,我出现了剧烈的腹痛,痛到脸色惨白,冷汗直流恨不得满地打滚,好几个同学都按不住我。
老师一边给我爸妈打电话,一边调车把我送去了县医院。
痛苦那么真,却查不出病因
在县医院救治也并不顺利,一开始怀疑我是急性肠胃炎。
然而在验过血了解完症状之后,急性肠胃炎论被完全推翻。
医生摸了摸我的腹部之后又怀疑是肠梗阻,让我们先拍腹部ct拍完再说。
说起来也是奇怪,出了校门之后,我的腹痛状况很快就有所减轻,于是我爸妈匆匆赶来也只看见了在医院走廊等待检查的我和陪同我做检查的老师。
碰面后的我妈就震惊了:“两个月不见,你怎么这么瘦了?!”
这时候我才反应过来,我竟然已经持续性呕吐了将近三个月了,体重也从原来的83斤变成了现在的68斤。
按我妈的话来说,我已经瘦到脱形了。
医院的检查结果却给人当头棒喝,不存在肠梗阻状况。
根据症状,医生又开了几个检查单,但最终的结论都是“一切正常”。
一时间,我的爸妈也傻眼了,我不知所措的看向我妈时,她的眼睛也不经意的扫向我,我在她的神情中不仅看到了不可置信,还看到了对我的怀疑。
她怀疑我在装病是不是......
那一瞬间被冤枉的屈辱、不被家人理解的痛苦压得我快喘不过气起来,窒息感像风一样一阵又一阵地袭来,剧烈的腹痛又出现了,我捂着肚子哭的撕心裂肺,一边哭一边干呕,呕出来的都是胃里的酸水。
什么问题都没查出,医生也是一头雾水,只能根据症状给我开了:止痛药+抑制胃酸的药+通便药
但是后来我还是办理了休学。
排不出便就吃通便药,腹痛剧烈就吃止痛药。出不下去饭,我妈就把饭做成糊糊,用勺子一勺一勺的塞进的嘴里。
后来,我又因便秘辞了职
这些年,我市区里的三甲医院没少跑,跟当初县医院的说辞几乎如出一辙,依旧是查不到原因。
工作之后,我的便秘依然没有多大好转,有时候还是会在吃完饭之后呕吐、腹胀,但是腹痛的次数确实减少了很多。
然而我前面好几年粉饰好的太平,却在一次情感挫折中彻底粉碎。
我开始出现了失眠,躺在床上直到一两点都毫无睡意,入睡了也是浅眠,凌晨四五点就醒,然后在半梦半醒之间直到天亮。
白天经常性胸闷压抑,让我几乎喘不上气来,每天腹部胀到发痛。我感觉我的肚子就像是一个充满气体的气球,随时都可能炸开。
辞职的那天我回到家里沉沉地躺在床上就什么都不想做了,我不想吃饭,不想讲话,想想自己的身体情况就非常焦虑烦躁,躺着床上望着天花板掉眼泪。
「为什么我这么倒霉,要被一个病纠缠十几年之久?」
「为什么别的女孩就可以正常的上学工作,我就不行?」
「我已经很努力地吃药调理了,是不是永远好不了?!」
抑郁情绪仿佛是存在于现实中的摄魂怪,“当它靠近时,所有美好的感觉,所有快乐的回忆都会从你身上被吸走”。而患者就像是阿兹卡班的囚徒,被囚禁在自己的脑子里,无法唤起一丝快乐的念头。
我躲在房间嚎啕大哭,门外的我妈焦急地拍着门,安慰的话她已经说了十年了,我想她也应该很累了。
那一刻,我真的想就这样算了吧。
出门走走吧,可以看看春天
某一天我通过网络看到了赵医生发的关于躯体症状障碍的文章,我才突然反应过来,里面提及的症状和我多么相像,我开始认真考虑去西安的可行性。
这到底是能抓住的新希望还是更深的泥潭,我也不能确定。
终于在2020年9月,我提前挂好号,和我妈一起踏上了西行之路。
去之前,我心里打好了很多次腹稿,怎么跟赵医生描述我的症状。但到我的那一刻,我脑袋一空,就坐在那里掉眼泪。演练了无数次的描述症状最终还是由我妈代替了。
根据我的情况,赵医生给我开了抗抑郁药氟西汀+聚乙二醇+益生菌,还加了医生助理的微信服药期间如果有什么重大症状,可以随时联系她。
起初的服药并不顺利,或许是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喝了氟西汀的第二天我气冲冲地在微信上质问医生助理,为什么喝了药后我的腹部依然非常胀,甚至比之前更严重。
医生助理也是个二十多岁的护士姑娘,她耐心地告诉我服用抗抑郁药后4~6周才会见效。
冷静下来后,我才发觉赵医生在开药时已经把这件事告诉我了,我当心却没放在心上,一心只想赶紧拿药,赶紧治好。
后面我发现,我对氟西汀挺敏感的。原本预计的4周见效,而我在服药的第3周后药物就逐渐发挥效力了。但也并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立竿见影,而是仿佛一团长久以来盘旋在脑中的灰暗浓雾慢慢被风吹散,撑开肚子的“气”也开始慢慢消散了,腹部没有那么胀了。
服药4周后,我发现我可以很容易地睡整晚觉了,困扰我好几年的饭后呕吐也没有再发生过,腹痛也销声匿迹。
我甚至还长了点肉,体重从86斤涨到了90斤。很少会有年轻女孩因为长胖而开心,但我着实欣喜若狂。
最让我惊喜的是,困扰我将近十年的便秘现在已经可以稳定在3天左右就能排一次便。
我也好像又开始热爱这个世界,一切都在慢慢变好。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慢慢停药了呢?
我又跑去问在我服药期间非常关心我情况的医生助理姐姐,她还是那么的耐心:“停药也是有讲究的,得在医生的帮助下,有计划地慢慢减少用量,如果突然停药,还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停药反应。”
解释完之后她说会把我的情况转述给赵医生,最后还问我最近心情有没有好一点?
其实当时真的很难讲心情到底是怎样的,我想治好又无限恐惧会复发,我把这种心情归为期待又焦虑,于是我谨慎的用手机键盘敲下了两个字“还行。”
我发现,这种长期的治疗和医生的有效沟通非常重要,
赵医生的建议下,后面我又坚持服药服用了半年,排便已经可以1~2天一次,和一个健康人没什么区别。
我不再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流泪,偶尔还会愿意走出家门,也不再将亲人拒之门外,像是从荒芜岛屿中走出的求生者,有希望就等于获得了快乐。
最后去复诊时,赵医生对我说了这样一番话:
你还是要试着走出房门呀,可以去逛街,去运动,去玩,药物只是一部分,躯体症状障碍还要配合其他一些手段会更好。
医生团队有话要讲:
非常感谢作者撰文分享自己罹患躯体症状障碍的心路历程,为战胜这一病魔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祝贺作者康复的同时,我们也想就躯体症状障碍发表一些看法,希望对每一个受躯体症状障碍的人能有所裨益。
躯体症状障碍是一种以多种多样、变化多端、涉及各个系统的不适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同时伴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过度担心等心理问题。
它的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部分和器官。患者可能是因为不同的原因来医院就医,例如颞颌关节综合症、空鼻症、咽部癔球症、功能性烧心、功能性嗳气、功能性腹痛、盆底疼痛综合症、肛门坠胀等。
但无一例外,患者们都对自己的病情十分关注,感到非常焦虑。
这种焦虑可能来自不被理解的苦闷:
患者痛得难以忍受,然而检查结果却显示一切正常,甚至会被人误解为“没病装病。”
也可能来自对于疾病本身感到抑郁:
长时间检查不出问题,疼痛得不到缓解,患者难免会因病情感到抑郁。
而躯体症状障碍就是一个与心理问题息息相关的疾病,它与抑郁症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躯体功能障碍这个疾病中,经常会伴随着抑郁症的影子。
抑郁症的核心特征是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
而抑郁症焦虑症的患者,也总有着心情低落、兴趣减退,出现无缘无故的担心等情绪。
除此之外,抑郁情绪与躯体功能障碍它们还会相互加重,互相作用,造成疾病愈加沉重的恶性循环。
用科学来解释就是:
生活中的一些负面事件可能会影响人们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导致皮质醇水平降低,以及大脑皮层中功能区域的神经递质减少。
这些改变反映在大脑中就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如果反映在躯体上,就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躯体不适。
从而导致功能性症状(多由心理和精神问题引起的症状)的产生。
对此类患者开具抗抑郁药物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消除焦虑和抑郁情绪,还通过调节大脑的神经递质,帮助修复神经系统,从而缓解症状。
焦虑及抑郁情绪的消除,是神经系统修复后自然达到的结果。
所以,对躯体症状障碍的患者开具抗抑郁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从而达到治愈效果。
而对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则无需太过担心。在医生指导下、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的治疗方案,可有效避免大部分不良反应的发生。
而针对服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除了可以通过查阅药物说明书了解情况,还要及时与医生沟通,以更好地解答困惑并找到适当的解决办法。切忌自行停药或默默把药物吃完,这些行为都可能影响疗效甚至导致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