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今天的健身食课,我是小编阿冰。【“健身食课”第198篇文章】
导读:
肥胖是困恼人最多的问题之一,也是现在人类社会面临到最大的健康问题没有之一。
现代人的几个主要死因,例如癌症,心脏病,糖尿病都跟肥胖以及肥胖相关的代谢疾病脱不了关系。这些疾病大都是由于肥胖引起的。
因为人的惰性导致非常多针对懒人推出的减少脂肪的手段,比如哥本哈根减肥法,以及更有厉害的抽脂手术减肥,那么今天主题就是:
为什么抽脂真的能够减肥?能让人更健康吗?
人的惰性让这个世界发展出一个个商机,包括外卖的流行、快餐等等,这也造就了非常多的人体重超标。根据目前最新的研究以及国际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的最新数据:中国有9000万肥胖人群,整整有9000万人群,比一些小国家的总人口还要多。这里面还有1200万的人属于重度肥胖,我们国内的肥胖人群已经排到了全球第一。
(一项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荷兰特文特大学贾鹏助理教授合作完成的、关于中国成年人各地域肥胖发生状况的调查报告发表于《内科学年鉴》(Ann Intern Med. IF=19)杂志上。)
所以很多人想了非常多的减肥方法,比如你随便搜索一下减肥就会出来一系列懒人减肥的各种各样的奇葩方法,而最极端快速的方法当属抽脂法!
那就有人想到了,既然脂肪太多会使人生病,那我们用手术的方式把脂肪切掉,那不就没事了吗?
然而,抽脂真的有用吗?
科学研究帮你解答——抽脂有用吗?
2004年,知名的新英格兰医学期刊还真的就做了以下的研究。研究人员找来15位本来就有意愿想要接受抽脂手术的女性,帮他们做完整的代谢评估,接着他们就进入手术室里去抽脂。
手术非常成功,他们平均抽掉了九到十公斤不等的脂肪,腰围整个小了一寸。
腹部的核磁共振也可以看出来:皮下脂肪从人本厚厚一圈变成比较薄一些手术本身非常的成功。
那么这些女生的健康状况有没有改善呢?结果他们的血压,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肪、发炎指数的这些对心血管健康来说非常重要的指数竟然通通没有改变!原本就有糖尿病的人抽了一堆脂肪掉,结果血糖也还是一样高。
如果说肥胖真的是疾病的根源,为什么抽掉脂肪没有办法让人变健康呢?
其实腹部脂肪也分为两种,一种的是手一捏就会捏起来的皮下脂肪,另一种则是附着在我们肠道、内脏周围的内脏脂肪。医学研究发现,内脏周围堆积的脂肪,肝脏里面的脂肪还有肌肉里面堆积的脂肪对于健康特别有害!
与糖尿病,慢性发炎,心血管疾病的有很紧密的关联,但堆积在皮下的脂肪,对于我们健康来说,不但害处比内脏脂肪小很多,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护我们的代谢健康。
抽脂手术所能移除的呢,都是皮下脂肪,而内脏脂肪的一点都不会变少。也难怪,就算这些人抽了十公斤的脂肪,他们的健康,一点也没有改善。
如何解决内脏脂肪的问题?
至于要如何才能消除内脏脂肪的最有效的方式,还是大家都知道但是做到很少的方法。这些正确的方法真的不适合懒人,因为目前针对懒人的减肥方法都是不会有真正有效的!
正确的方法有以下两个方面:
- 第一个:是透过饮食控制来降低热量摄取。
这个有点像银行储蓄一样,存钱多了存款就多了,花钱多了存款就少了。类比于减肥,你摄入的热量小于TDEE(人一天总代谢量)就会减肥。
至于如何更好地计算TDEE以及设定减肥方法,之前的文章分享了很多,欢迎大家查阅。
- 第二个:运动方面,科学证实最好的方法是无氧运动+有氧运动。
无氧运动最适合的是重训抗阻训练,也就是练肌肉。我们人体的其他器官代谢基本上增加都不会很明显,而增加肌肉方面能够有效增加我们的基础代谢。也就是在TDEE里面占据60%的热量消耗会提升。
而有氧运动如跑步、散步、骑车等等,可以直接帮我们把脂肪作为第一能量消耗来源,两者结合可以更好减脂!
总结
今天的文章给大家分享遇到抽脂手术到底能不能减肥以及改善健康的问题,最后再跟大家说一下重点:
(1)抽脂手术对于局部减脂,短期内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健康不会改善。
(2)最好的减脂方法是饮食控制+有效运动(重训+有氧运动)结合起来。
假如你遇到这个问题,或者别人遇到这个问题,你可以分享给他看看到底有没有效果!
如果你遇到其他不是很清楚的问题,推荐大家可以使用看看,头条搜索的功能,可以搜索到全网优质的内容。
“用今日头条app上方的搜索框输入”
例如:你想知道健身的人一天需要多少蛋白质,直接在头条搜索框输入问题:“健身需要吃多少蛋白质?”
小编阿冰是个科学实践派的健身爱好者,可能不是练得最好,但是愿意分享更科学的健身观念和生活理念给大家。
感谢你观看本文章,你的评论点赞转发就是对小编最大的支持,另外如有要转载,请备注来自作者“健身食课”。
【愿努力的人都有好身材】(免责声明: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参考文献:
①《THE NEW ENGLAN JOURNAL OF MEDICINE》Absence of an effect of liposuction on insulin action and risk factors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②《内科学年鉴》(Ann Intern Med. IF=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