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民大会堂从设计到建成,仅用一年时间,在生产力还比较薄弱的年代,它依靠的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建成之后,在这里举办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国宴,它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开始一次又一次见证新中国的发展历程,直到现在……
确定建人民大会堂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当时人民大会堂没有建成,每年都在北京饭店举办国宴。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主席就提出了希望在建国十周年的时候,“能搞一个装下一万人开会、五千人吃饭的地方”,1958年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向世界展示这十年来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成就,决定在北京建一批公共建筑。其中就有被规划在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
接到这个任务之后,北京市人民政府非常重视,经过多次开会研究决定,提出了最基本的一个构思:在满足中央基本要求的基础之上,要在美观和民族风格方面有所突破,同时,质量和工艺性都要有保证。
随后,北京市政府发出了向全国人民征集人民大会堂设计方案的公告,得到消息后,全国各地的设计单位和个人大胆设计,积极投稿,但是这些方案都站在古建筑的角度设计,在创意和风格上面并没有什么突破,没有展现出新中国的风貌,所以,一开始收到的60多个设计方案并没有通过。
后来,周恩来提出了他的设计理念:中而不古,西而不洋,一切精华皆为我用,并强调要经济、美观、安全。有了明确的方向之后,三套新的设计方案摆在了大家面前,分别由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提供。10月14日,周恩来总理连夜召开会议确定人民大会堂设计方案,经过反复地商量和对比,最终决定选择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的方案,原因主要是这个方案采用了笼式避雷网的防雷电设计,这在当时也是一个比较创新的想法。
方案确定之后,搬迁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大量的住户搬离这后住在哪儿。当时,周恩来总理知道这件事情之后,立刻做了一个决定,就是将科技馆、美术馆、国家剧院和电影宫的建设推迟,将节省出来的人力和物力全部用来解决居民的住宿问题。
这些问题都解决之后,人民大会堂开始正式进入施工阶段。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钢材生产速度比较慢,多个建筑要同时开工,材料供不应求。工程建设指挥部知道情况后,向周恩来请示是否可以用进口钢材,周恩来一口回绝说:“人民大会堂不仅是一个建筑,更是中国独立自主的象征,我相信我们能够自给自足,生产出建设所需要的钢筋,我们有信心创造出建筑史的奇迹。”
就这样,工程部立即发出征集大量国产钢筋的支援请求,请求一发出,全国各地的钢材加工厂立刻开工,24小时不间断生产,很快,大批的建设物资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送到北京。1958年10月28日,人民大会堂正式动工。
在大会堂建造初期,在西南角做土建的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基下面是河道,为了保证地基的牢固,彻底消除流沙和淤泥对建筑的影响,地基深度扩大到了8米。但是,50年代根本没有先进的挖掘设备,全部都是靠人力,于是,指挥部又发了一个号召,来现场的人民群众超过30万人次。
一个月之内,20多万立方米的渣土,依靠人工全部被运走。此外,工地上各种机器从早到晚都在工作,工人的强度可想而知是很大的,但是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大家反而苦中作乐,开展工作竞赛。正是这样,带动了大家的工作热情。
1959年3月11日,确定了大会堂完工时间,5月开始,人民大会堂进入装修阶段。一般来讲,一个普通的住宅完成装修至少也需要三个多月,而占地面积如此之大的大会堂要在半年内完成全部装修,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为了赶工期,在施工过程中经常要返工,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指挥部再次召开会议,经过讨论,制定了综合统筹安排,把不同的单位和不同的工种统一调配,开展联合行动。
到8月下旬,大会堂的装修工程陆续完成,接下来就是对关键部位的安全性和功能性进行测试。为了测试建筑的牢固性,指挥部组织了大批军人站在二楼挑台最前端,经过排查,确定装修在安全方面和功能方面并没有什么大问题,部分小毛病也在后来的修复中彻底解决。
1959年9月9日,毛主席亲临大会堂的工地,在走到二楼的时候,毛主席正站在最前端问到如果二楼坐满了人,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当时工程的相关负责人向毛主席保证:“主席请放心,我们的施工工艺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承重能力也经过了多次测试。”毛主席听完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举办国宴
耗时十个半月的人民大会堂,在1959年9月24日,大会堂正式交工,9月30日晚上,这里将举办国宴,这是新中国举办的第一场重大的宴会,这场宴会邀请了很多重要的客人,其中包括80多个国家的总理、主席和总书记等重要领导人,除了这些政要,还有人民代表,总共有八千多人参加。
当时,宴会总负责人郑连福在28号才得到由他负责这次宴会的通知,时间紧任务重,郑连福赶紧协调各方,投入工作中。
在人民大会堂内部摆放500张桌子,郑连福通过计算后发现会场太小放不下,于是他决定撤掉30张桌子,然后在每张桌子上增加一个人,随后这个方案也通过了上级领导的同意。为了保证12000多名服务员和7000多名宾客有序进场和不迷路,郑连福在厨房和出口处装上了不同颜色的指示灯,黄色灯代表厨房在做准备,绿色灯代表可以上菜了,红色灯亮了代表服务员需要停止,有了指示灯的帮忙,服务员做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这些礼仪规范,也少不了周恩来总理的指点,因为青年时期的留学经历,对西方的社交方式比较熟悉,于是他对这次宴会的接待流程也做了详细的安排。
在举办宴会之前,公安局对人民大会堂作了考察,发现宴会的吊顶全都是木质的,上面还布满了电线,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火灾。一旦火灾发生,后果不堪设想。公安局在经过评估之后,为了保险起见,建议郑连福最好能换个地方召开。
郑连福听完之后,觉得这根本不可能,当天已经是30号,晚上宴会就要举行,时间这么短,重新找地方是不可能的,况且请柬已经送到了各国政要处,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中国要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国宴,临时更换场地,不仅时间紧迫,容易出错,而且也会影响国家形象。因此郑连福不同意换场地,在和公安局说明之后,郑连福请求公安局的同志帮忙想解决办法。
公安局立刻向北京市委书记刘仁汇报,刘仁挂了电话之后,立刻给北京建筑院院长沈渤打电话,当时正值中午,沈渤正好在单位食堂吃饭,接到电话后,沈渤立刻前往刘仁办公室。
到达办公室之后,发现屋内还有公安局的同志,一进屋,刘仁就对沈渤说公安局的同志对宴会厅安全问题提出了质疑。沈渤解释道是因为时间不够,钢材也不够,最终才决定采用木吊顶。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电线都经过特殊处理,都装了铁管隔热,大厅内部也有消防设施,保证不会出现明火。
刘仁还是不放心,说:“警察同志们还是觉得不太保险,如果解决不了,我只能请示总理,看看能不能换会场。”沈渤听到刘仁这么一说,心里非常着急,这场国宴大家付出了太多的心血。换场地的代价太大,时间也来不及。他当即向刘仁保证:“我会全程保证国宴的安全,如果出了什么事情,我愿意承担全部责任。”随后,沈渤和刘仁告别,来到人民大会堂找到郑连福。
看到沈渤,郑连福焦急地走到他跟前。此前,郑连福一直在担心如果真的换地方,这样的话之前所做的努力就白费了,他希望沈渤带来的是好消息,没等郑连福说话,沈渤就拍了拍郑连福的肩膀说:“我向你保证,绝对不会出事。”沈渤此刻心里明白,宴会厅内的设施不会出问题,真正有问题的是天花板上的电线,上面有很多电线接头。既然吊顶改不了,那就从根源上阻断着火的苗头。
于是,沈渤找了50名经验丰富的电工,告诉他们要在棚顶上仔细观察,只要有火星,立刻用大棉袄扑灭,同时快速断电,这样即使出了什么问题,也能控制在小范围内。 当天下午50名工人来到了宴会厅,在得知任务之后,工人顾不上吃饭,立刻来到天花板上,开始盯着天花板上的电线,沈渤也在宴会厅内时刻做好准备,保证出现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解决。很多年以后,沈渤回忆起当天晚上的场景,他表示虽然当时就在周总理身后,他的位置可以看见整个宴会厅,但是因为自己太紧张,以至于周总理的讲话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
晚上七点,宴会准时开始。开始前,由于服务员太紧张,不小心打碎了餐盘,但是当时因为宾客没有进场,地上的碎片很快就被打扫干净,也没有人发现异常。当天晚上,郑连福一边为宾客服务,一边掌握着宴会的节奏,同时还要注意着天花板的情况,精神紧绷,紧张到后背衣服都湿透了,生怕宴会上出了什么状况。
当时,在宴会上,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在周恩来演讲的时候,后厨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听到声音后,周围的保安立刻查看情况,原来是厨师操作不当锅爆炸,好在爆炸面积不大,没有人员伤亡,而宴会厅的客人也被周恩来的讲话吸引,热烈的掌声把爆炸声掩盖了过去,所以这件事情当时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甚至在宴会厅的郑连福也不知道后厨发生的事情。宴会厅的宾客,对这次的宴会赞不绝口,但是郑连福对这些一无所知,因为在宴会结束时,三天没合眼的他已经睡着了。宾客们也不知道,当天晚上,有50名黑衣人在天花板上守护着他们的安全。
1992年,人民大会堂全面改造,包括宴会厅的木制吊顶,被改成了轻钢结构的吊顶,从此房顶不需要黑衣人了,但“黑衣人”也成为了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一个特殊的记忆。
人民大会堂属于人民
“人民大会堂不到一年就能建成,体现了在党的领导下,那个时代的建设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万众一心的可贵精神。”当时参加这项工程的一位学生这样感叹道。据说,当年在建人民大会堂的时候,雷锋同志也想加入其中,为建设人民大会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遗憾的是,当年,在辽宁地区招的工种并不符合雷锋,因此雷锋与人民大会堂失之交臂,后来,他对自己的战友说道:“没能为人民大会堂建设添砖加瓦,是我一生的一大遗憾。 ”
刚刚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中国,技术生产能力十分有限,在完全不依靠外界的帮助下,仅靠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在不到400天的时间里建十座大型建筑,困难可想而知。人民大会堂从动工到结束,仅历时10个多月。而同时期建造的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耗时6年;悉尼歌剧院也同样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完成。所以,人民大会堂的完成速度,堪称奇迹,展现了我国人民强大的凝聚力,展现了人民的力量。
此外,我们要知道,人民大会堂占地15公顷,地址在天安门广场的红墙外,在当时来说,那个地方属于繁华地带。当时,这个地区约有平房4000间,1000多户人家,短时间内如果想要住户全部搬走,困难可想而知。但是,当地百姓一听说是要建人民大会堂,大家都非常积极,没有问政府多要一分钱,也没有钉子户的出现,听到消息后立刻回家收拾行李,搬离这里。
在搬迁之前,工作人员就计算过,如果想要这里的住户全部搬走,至少也需要半年时间。但是,如果这样的话,人民大会堂在建国十周年之前是无法建成的,工作人员很紧张。但是结果令人意外又暖心,仅仅一个月时间,这项庞大的搬迁工程就完成了。
人民大会的建成,无论是开始动工、建造期间离不开人民的支持,是真正的“人民”大会堂。其实,人民大会堂一开始并不叫这个名字,在刚开始建设的时候,大家都叫大会堂,还有人提议说叫人民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堂。毛泽东知道后说:“‘宫’字有点封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堂’这个名字太长了,平时如果老百姓叫的话,一定是‘人民大会堂’,我看就叫这个吧。‘人民大会堂’属于人民!”从此,这座建筑有了全新的名字。
60多年来,人民大会堂一次又一次见证了祖国的发展历程。自1959年9月建成以来,人民大会堂便成为人民行使权利、参政议政的重要场所和象征,成为全国两会、党代会的主会场,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此外,这里也见证了许多历史性时刻,尼克松访华、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会面、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如果说天安门后面的紫禁城是旧中国的历史,那么它前面的人民大会堂则是新中国“强国之路”的见证,而它建设好的第一年举办的那场国宴,则是向世人展示中国风貌的开端,让世人见证中国速度和中国人民的力量有多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