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甜蜜,多少心酸,一路高歌走到了今天。沿着祖先的足痕走,坚韧不拔到白头。虽苦虽累,心安回首,留得子孙又在走。啊祖祖辈辈走在中华大地……
——歌曲《中华大地》
国庆出行,走在中华土地,你的足迹到了哪里?华中、华北、东北 、华东、华南、西北、西南?
无论我们在哪,都有祖先走过的痕迹,人不在,精神在,文化在,遗迹在。
寻找遗迹,最醒目的,看得见的莫过于祖先传承的建筑艺术,中国建筑,中国住宅,中国楼,12大住宅,国庆出行,你都见过哪些住宅呢?
一、宫殿
真龙天子,君权神兽的象征。
宫殿,多指帝王住所,古代帝王朝会和居住的地方,也指高大华丽的房屋 。规模宏大,形象壮丽,给人强烈的精神感染 ,突现王权的尊严。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巩固人间秩序,与西方和伊斯兰世界与宗教建筑为主不同,中国建筑成就最高,规模最大的就是宫殿。
宫在秦以前是中国居住建筑的通用名,从王侯到平民的居所都可称宫,在秦汉以后成为皇帝居所的专用名。殿原指大房屋,汉以后也成为帝王之首中重要建筑的专用名。
此后的宫殿一词习惯上指秦以前王侯的居所和秦以后皇帝的居所。
宫殿是中国最宏大、最豪华的建筑群,以建筑艺术手段烘托出皇权至高无上的威势。唐长安宫殿是历史上最宏伟的宫殿。根据遗址作出的大明宫含元殿和麟德殿复原充分体现了当时宫殿艺术的成就。
现存宫殿,还有北京明清紫禁城故宫和沈阳故宫(明末清初)两座,紫禁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在世界建筑史上,别具一格是中国古典风格建筑物的典范和规模最大的皇宫。
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宫殿建筑则是其中最瑰丽的奇葩。不论结构还是形式,都显示了皇家的尊严和富丽堂皇的气派。几千年来,历代封建王朝都非常重视修建象征帝王权威的皇宫,形成了完整的宫殿建筑体系。
二、胡同
北京文化的重要形式
在字典里胡同也叫“里弄”、“巷”。指城镇或乡村里主要街道之间的比较小的街道,一直通向居民区的内部。
北京胡同最早起源于元代,最多时有6000多条,历史最早的是朝阳门内大街和东四之间的一片胡同。规划整齐,合同与合同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
南北走向的一般为街,相对较宽,过去以走马车为主,也叫作马路。东西走向的一般为胡同,相对较窄,以走人为主,胡同两边一般都是四合院。
北京胡同文化发展,已经开发出了一项领域新项目——串胡同。来自四面八方的外国朋友乘坐北京古老的交通工具,人力三轮车经什刹海西沿,过银锭桥到鼓楼,登楼俯瞰北京旧城区和四通八达的胡同。
然后前往后海地区,参观京城古老的南北官房胡同,大小金狮胡同,前后井胡同,走进普通的四合院,和北京人聊一聊,了解普通北京人的生活。最后沿柳荫街到有“红楼大观园”之称的恭王府,体验旧时的王公贵族的居住环境和御花园。
外国的朋友在北京的胡同里,连声称赞“北京的胡同太美了,太迷人了”。北京的胡同作为北京古老文化的载体,具有其独特而永恒的魅力。
三、四合院
四合院,是一种老百姓聚集的一种院落结构,它承载着一种非常浓郁的乡民生活。他也是华北地区民用住宅中的一种组合建造形式。是一种四四方方或者长方形的院落。
所谓四合,“四”指东南西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和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北京四合院属砖木结构建筑 ,木质房架子周围则以砖砌墙,梁柱门窗及檐口椽头都用油漆彩画。强习惯用磨砖碎砖垒墙 ,所谓北京城有三宝……烂砖头垒墙墙不倒!
屋瓦大多用青板瓦,正反互扣,檐前装滴水,或者不铺瓦,全用清灰抹顶,称“灰棚”。
四合院的雕饰图案,以各种吉祥图案为主。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福寿双全”,以插月季的花瓶寓意“四季平安”,还有“子孙万代”,“岁寒三友”,“玉棠富贵”,“福禄寿喜”等,展示了老北京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北京四合院讲究绿化,院内种树种花。老北京爱种的花有丁香,海棠榆叶梅,三桃花等,树多是种枣树槐树。盆栽花木最常见的是石榴树,夹竹桃,金桂,银桂,杜鹃,栀子等。
四、钟鼓楼
古代遗留下的地标建筑
中国古代主要用于报时的建筑。
钟楼和鼓楼的合称。钟鼓楼有两种,一种建于宫廷内,一种建于城市中心地带,多为两层建筑。
宫廷中的钟鼓楼始于隋代,止于明代。除了报时之外,还作为朝会时节制礼仪之用。城市中的钟鼓楼找为专用报时建筑。古代里仿制城市实行宵禁,早晚击鼓为启闭房门的信号。
建于明洪武年间的西安钟鼓楼是现存最古老的钟鼓楼。钟和鼓原本都是古代乐器,后作为报时之用。中国古代钟鼓楼起源于汉代,据史籍记载,汉代已有“天明击鼓催人起,入夜鸣钟催人息”的晨鼓暮钟制度。
五、园林
巧夺天工的艺术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珍宝,造园艺术更是源远流长,在中国,不同的地区,我们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园林在中国古籍里,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苑、园亭、庭园、园池、山池、池馆、别业、山庄等。
它们的性质规模虽完全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局 ,从而构成一个共同的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六、蒙古包
草原上迁移的民居
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即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是游牧民族的特有标志,一种不断迁移,飘荡的生活方式。
蒙古包至匈奴时代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主要有架木,苫毡,绳带三大部分组成。制作不用水泥、土坯、砖瓦、原料非木即毛。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
蒙古包的演变过程:古人制造洞室,沿洞壁用木头,石头砌到洞沿,上面搭一些横木封顶就成了洞室。洞顶要留一口子,供人出入、走烟、出气、采光通风之用,后来发展为蒙古包的门和天窗。那时称这种洞室为乌尔斡,“乌尔”原意挖的意思,现代蒙古语中专指蒙古天窗上的顶毡,引申为“家”、“户”等意。
七、吊脚楼
依山傍水的绝妙建筑
吊脚楼也叫“吊楼”,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居住方式。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
土家人吊脚楼的建造:
第1步要备齐木料,土家人称“伐青山”,一般选用椿树或紫树,因谐音“春”、“子”而代表吉祥,意为春常在,子孙旺。
第2步是加工大梁及柱料,称为“架大码”,在梁上还要画八卦太极图,荷花,莲子等图案。
第3道工序叫“排扇”。把加工好的梁柱接上 榫头,排成木扇。
第4步是“立屋竖柱”,主人选黄道吉日,请众乡邻帮忙,上梁前祭梁,然后众人齐心协力将一排排木扇竖起,这时鞭炮齐鸣,左邻右舍送礼物祝贺。
立屋竖柱之后便是钉椽角,盖瓦,装板壁。富裕人家还要在屋顶上装饰向天飞檐,在廊洞下雕龙画凤,装饰阳台木栏。
吊脚楼高悬地面,既通风又干燥。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可以放杂物。吊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土家族上梁仪式歌:
“上一步,望宝梁,一轮太极在中央,一元行始呈瑞祥。上二步,喜洋洋,‘乾坤’二字在两旁,日月成双永世享……”
八、窑洞
黄土地的民居
窑洞以中国陕北最有名,它是一种很古老的居住方式,即在黄土断崖地区挖掘横向洞穴为居室。
优点:造价低廉,施工简便,冬暖夏凉,不破坏生态,不占用良田。缺点采光通风不足。
按构筑方式分为三种:靠崖窑、平地窑、锢窑。
靠崖窑利用天然土壁挖出的券顶式横穴,可单孔,可多孔,结合地面房屋形成院落。
平地窑又称地坑院、地窨院、暗庄子。
在平地上向下挖深坑,使之形成人工土壁,然后在坑底各个方向的土壁上纵深挖掘窑洞。此窑洞多流行于河南巩县、三门峡、灵宝和甘肃庆阳、山西平陆一带。
锢窑洞为在平地上以砖石或土坯按发券方式建造的独立窑洞。券顶上敷土,做成平顶房,以晒晾粮食,多通行于山西西部及陕西北部。
目前中国的窑洞民居大致集中在5个地区。即晋中(山西)、豫西(河南)、陇东(甘肃庆阳)、陕北、翼西北(河北)。
九、竹楼
傣族人的“桃花源”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苏轼
从这个生活观来说,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算得上是最幸福的人。他们不仅居住在“竹”楼里,还吃着“竹”筒饭,喝着“竹”筒酒。
在西双版纳,最令人心动的就是那成片的竹林以及掩映在竹林中的一座座美丽别致的竹楼。从外形上看,它像开屏的金孔雀,又似鹤然起舞的美丽少女,美丽得让人以为身在梦幻中的桃花源。
傣家足楼的房顶呈“人”字形,西双版纳地区热带雨林气候降雨量大,“人”字形房顶易于排水,不会出现积水的情况。
傣家竹楼为上下两层的高脚楼房。高脚是为了防止地面的潮气,主楼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的地方。
上层为居住的地方,是整个竹楼的中心。一般分为堂屋和卧室两部分。堂屋设在木梯,进门的地方比较开阔,在正中央铺着大的竹席,是招待来客,商谈事宜的地方。
在塘沽的外部设有阳台和走廊,在阳台的走廊上放着傣家人最喜爱的打水工具竹筒、水罐等,也是傣家妇女做针线活的地方。
堂屋内一般设有火塘,在火塘上架一个三角支架用来放置锅壶等炊具,是烧饭做饭做菜的地方。
从堂屋向里走,便是用竹围子或木板隔出的卧室,卧室地上也铺有竹席,这就是一家大小休息的地方,整个竹楼非常宽敞,空间很大,通风条件极好。非常适宜于版纳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
十、干阑
我国独特的艺术建筑
干阑是中国古代一种下部架空的居住建筑。具有通风防潮防臭等优点,对于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的中国西南部亚热带地区非常适用。包括广西,贵州,云南,海南岛,台湾等地区。
应用干阑居民的有傣族、壮族、侗族、苗族黎族、景颇族、德昂族、布依族等民族。
傣族民居多为竹木结构,茅草屋顶,也称竹楼。
壮族称干阑建筑为“麻栏”,以五开间者居多,采用木构的穿斗屋架。上层中间为堂屋,下边架空的支柱屋多围以简易的栅栏作为畜圈及杂用。
侗族干阑与壮族麻栏类似,居室部分开敞外露较多,喜用挑廊及吊楼。同时侗族村寨中皆建造一座多檐的高耸的鼓楼,作为全村人活动的场所,村村各异,争奇斗巧。是侗族的一项宝贵的建筑遗产。
苗族喜欢用半楼居,结和地形半挖半填,干阑架空一半的方式。
黎族世居海南岛五指山,风大雨多,气候潮湿。其民居为一种架空不高的低干阑,上面覆盖着茅草的半圆形船篷顶,无墙无窗,前后有门,门外有船头,就像被架空起来的,纵长形的船,又称“船形屋”。
布依族的居民原来也是干阑式房子,不过居住在贵州镇宁,安顺,六盘水一带的布依族,由于建筑材料的限制,完全用石头做房子,但其原型还是干阑式建造。
十一、土楼
规模庞大的集体性建筑
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 就是利用未经过焙烧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的泥土,以夹墙 板夯筑而成墙体(少数用土坯砖砌墙)、柱梁等架构,全部采用木料的楼屋。
土楼的起源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唐末宋初。客家民系在闽粤赣边区形成的时候。以客家土楼为代表的该类型建筑。新建高潮是在中国动乱与客家族群,由中原向南方迁移之际。
17世纪之后,客家人最后定居于中国东南沿海,也让土楼分布地点以中国闽粤地区为大宗。出于抵御山林野兽强盗的需要,并体现儒家思想下大家族共同生活的理想,建造了此种形式特殊的建筑。
十二、碉楼
我国地域文化的大集成
碉楼因形似碉堡而得名,在中国分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在不同的地方,人们处于战争防守等不同的目的,即建筑风格艺术追求不同。最具特色的碉楼有藏区高碉和广东开平碉楼为典型代表。
碉楼一般建于沿河谷高山和半坡有耕地和水源的地方,结合地形利用有限的平台,纯用石头做成平顶。分三层,上层堆放粮食,中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高二三丈称为“邛笼”,高的可有13层达,10余丈成为碉。
碉楼由羌族专门的砌石匠修建,原料为乱石,用泥土黏合,不吊线不绘图,全凭经验,信手砌成。
其壁面能达到光滑平整,不留缝隙。其坚固程度则可在川西这个地震多发区耸立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经历数次地震,仍然巍然屹立,有的已偏移却不倒,有的弯曲为弓,自成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