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来说,所有首饰店中逛得最频繁的就是黄金柜台了,线上线下加起来,每周至少逛一次,一年50次都算少的。几年逛下来,最大的感触是,黄金毕竟是我国传统婚嫁仪式中珠宝环节的主角,新人如果有余钱,还是可以买点。至于具体怎么买,遵循“三不”原则就好。
“三不”原则之“不平均分配预算”
“三金”虽然名义上指的是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有的地方还要加上金手镯、金戒指凑成“五金”,但是我认为新人如果确实不喜欢黄金制品的话,没必要硬凑,简单购买1到2件就好,重金砸一个“精品”就行。
毕竟黄金由于其稳定的化学特性和灿烂的外观,有很好的婚庆寓意,诸如“情比金坚”、“金玉良缘”就是这个意思了。
具体怎么买,则根据预算来。
一万元以内,可以购买一对古法金工艺、造型简洁的对戒。如果不喜欢长期佩戴黄金外观的戒指,可以选取采用了烧红或者烧蓝工艺、珐琅工艺的足金戒指。一万元,已经可以买到用料扎实、工艺非常好的对戒了。
如果预算上浮到2万元,则有了更多选择,建议将主要预算用来购买一只金手镯,(30克左右),剩下的钱根据个人喜好添置些诸如耳环、吊坠或者克数比较小的套链之类,或者索性将全部预算用来购买一支克重在40克以上的实心金镯子。
从实际观察看,结婚时购买的金饰,绝大多人都束之高阁,很少戴了。因此我的观点是既然买了,就要买自己愿意戴且戴得出去的东西。根据“一件”法则,日常生活中我们全身上下佩戴一件较为醒目的首饰较为妥当。那么不如选一支工艺好的镯子,春夏秋冬都可以戴,对服饰的要求也不高。而像黄金耳环这种年轻女士很少佩戴的饰品,可以适当忽略了。
当然,预算到3万元以上,可以说比较宽裕了,可以进一步扩大选择范围,我个人倾向于手镯(可替换为手串过手链)>对戒>吊坠>项链>耳环。
“三不”原则之“不过度追求品牌”
黄金首饰的核心价值在于含金量而非品牌溢价,甚至说真正国际顶流珠宝品牌就很少将纯金作为主要材料的。因此购买三金时不用刻意追求品牌,非xx福xx生不买。其他黄金品牌(菜百 潮宏基 梦金园 招金银楼 老凤祥 老庙 明牌等等)或者家门口经营时间长有口碑的金店都可以选择,可以向店家描述自己喜欢的样式,让他们去帮你订货。
绝大多数黄金首饰都是在位于深圳水贝的批发市场批发后打上品牌钢印出售的,因此与其为“品牌钢印”付费,不如将预算投给真金白银,买克重更高的金饰,不但回收价值高而且造型选择更多。距离水贝近的新人可以直接去批发市场购买,另外遇上双十一等促销时段,同一品牌线上售价可能比线下更优惠。
“三不”原则之“不随大流”
只要是首饰,样式、工艺就总有过时的一天,所谓的“传承”或者“传家”不过是精明的商家用概念命中了人们的情感需求而已。因此,购买金饰一定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挑选自己喜欢的,而不要过度被销售人员牵着鼻子走。既然风口终将过去,那么不如遵从此时此刻的自己。
前些年流行各种花朵造型的黄金套链,近年来的古法金,都不是永恒不变的。从我个人来说,如果三金中有一件是来自家中长辈多年的随身之物,反而觉得很有意义,即使样子老一些也无所谓。
十几年前,我曾祖母去世后,我妈妈继承了老人家一枚纯金指环,指环的样式很简洁,就是稍微宽一些的素面光圈,看起来就像把一根韭菜在手指头上绕了一圈,因此我们当地称之为“韭菜边”。当时我妈妈认为戒指太宽大,样式也老了,因此拿去金店加钱重新打成了一条手链。现在看来,这条手链也已经是过时的款式了,反而和“韭菜边”类似的古法金流行起来,然而再想找这样一个跟着老人七八十年的古朴物件,又能去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