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诗剧场”:一种有意味的诗歌跨界实验

发布者:金俊明
导读日前,“龙岗诗剧场”第二季在龙岗区文明中心音乐厅演出,《诗人之魂》《倾听》《写给母亲的诗》《持正》《松柏老街》等来自龙岗外乡作家的20篇代表作被搬上舞台,给市民带来了一种别开生面的艺术体验。 “诗剧场”将诗歌、戏剧、音乐熔于一炉,以开放、先锋和大众性的平面方式,开辟了诗歌与戏剧的艺术性、实验性和创新性,是一种全新的艺术探究与理论。2017年“龙岗诗剧场”第一

日前,“龙岗诗剧场”第二季在龙岗区文明中心音乐厅演出,《诗人之魂》《倾听》《写给母亲的诗》《持正》《松柏老街》等来自龙岗外乡作家的20篇代表作被搬上舞台,给市民带来了一种别开生面的艺术体验。

“诗剧场”将诗歌、戏剧、音乐熔于一炉,以开放、先锋和大众性的平面方式,开辟了诗歌与戏剧的艺术性、实验性和创新性,是一种全新的艺术探究与理论。2017年“龙岗诗剧场”第一季先后在龙岗音乐厅、龙岗高中、坪地中学、福田文明馆、深圳音乐厅、深圳书城、深圳大剧院等多处上演,遭到国际外专家、学者、媒体的分歧好评。

在“诗剧场”之前,我们熟习的往往是千篇一概的诗歌朗读会。现实上,“诗剧场”不只仅是对传统诗歌朗读会方式的一种推翻与打破,它也不同于传统的诗剧,由于它更注重诗歌种类的丰厚性,更强调诗歌的配角身份。

都说这是一个诗意匮乏的时代,相比上世纪80年代的诗歌黄金岁月,明天,诗歌的读者在流失,诗人也不再是群众关注的焦点。某种水平上可以说,这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社会文明生态。依附太多的价值,实乃诗歌难以接受之重。但这并不是说,明天的人们就不需求诗了;或许说,明天的诗歌就没有读者了。

现实上,无论是央视推出的诗歌朗读大会,还是网络上的一些诗歌接龙活动,都非常火爆,阐明这个时代人们还是需求诗的,正如诗需求读者一样。而让诗歌走出纸张与屏幕,进入公共空间,将为诗歌博得更多读者。几年前,巴黎与上海辨别举行的诗歌进地铁活动惊动一时:去年3月30日,“三月三秋浦河李白诗歌节”在合肥市秋浦河地铁站内举行,多位诗人与先生朗读队为地铁乘客朗读经典诗歌,也取得乘客纷繁点赞。

而“诗剧场”将诗歌与其他艺术方式停止跨界实验,无疑将更好地释放诗歌的内在魅力。作为艺术的最高方式之一,诗歌还可以呈现在更多的公共空间,比方汽车车厢、修建物立面等,也该当可以与更多艺术方式停止嫁接,比方雕塑、绘画、芭蕾舞等,希望接上去深圳还能呈现一系列新的、令人眼前一亮的诗歌创新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