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5日,北京怀柔区人民法院内,原告和被告席上两家人正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言语之粗鄙,咒骂之恶毒,让法官都听不下去了,多次呵止双方争吵,在法官的威严之下双方终于停了下来,但两家人的脸上,无一不是怒不可遏。两家人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以至于闹得如此凶狠?
其实,他们本身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甚至还是亲戚,原告穆永海还曾给姐姐捐献了两次骨髓用来治姐姐的白血病,那又是因为什么,穆永海会将姐夫冯桂云告上法庭呢?
血浓于水:姐姐受难,弟弟义无反顾
穆永海出身农村,家中的条件并不富裕,而且自己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姐姐,小时候的穆永海体弱多病,村里面的人们都认为这孩子可能会夭折。
但在姐姐的悉心照料下,穆永海的童年过得还算安稳,并没有出什么大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穆永海的身体也逐渐好了起来。家中还有两个弟弟,姐姐也还未出嫁,穆永海决定外出打工,以此来补贴家用。
进入了城市,一没本钱二没学历的穆永海只能进入工地,干一些苦力活维持生计,干了一段时间后,穆永海被工地的瓦工师傅看中,收他当了徒弟。穆永海也勤奋,没多久就学会了瓦工的所有技能,成为了工地上最年轻的瓦工。
而这一干,就是十几年,在工地上虽然辛苦劳累,但工资待遇还算不错。有些积蓄的穆永海也成了家,并且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虽然穆永海一直在外打工,但他的心里一直挂念着自己的老家,挂念着悉心照料自己的姐姐和自己的两个弟弟。
得知了姐姐出嫁之后生活还算富裕,并且两个女儿也是乖顺可爱,穆永海对姐姐也就放下了心,也对姐夫冯桂云放下了戒备,两家人本就没什么矛盾,在这之后也逐渐交好。
弟弟家庭偶尔会有些困难,姐姐也会毫不犹豫地帮助,姐夫也会出钱出力,姐姐家需要帮忙,弟弟也会全力以赴,本以为这种和睦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但一场意外却打破了所有的美好……
这天,穆永海刚刚回家,饭还没吃进嘴里,自己的姐夫便一脸焦急的冲了进来,眼中噙泪的拉着穆永海,求他救救自己的姐姐穆荣英。
穆永海一时间没能反应过来,但看到姐夫冯桂云的样子,穆永海也感觉到了一些不对,赶紧给冯桂云端来一碗热水,让他不要着急,坐下来慢慢说。
原来,前段时间穆荣英的女儿给母亲安排了一场非常全面的体检,结果这一体检,竟然发现穆荣英患有白血病。消息一出,冯家的天都塌了下来,虽然他们并不了解白血病的全貌,但也知道白血病的恐怖,冯桂云不敢怠慢,连忙带着穆荣英去各个大医院求医。
最开始,医院决定化疗,但穆荣英的病情恶化得非常快,光是化疗恐怕很难完全治愈,医生给出建议说,最好的办法还是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最好是亲属,亲属和患者之间的匹配度比较高,手术成功的几率也比较大。听到这个消息,冯桂云马上联系了两个女儿,但二人听说要移植骨髓,都显得有些不太情愿,看女儿如此,冯桂云又气又无奈,只能求助穆荣英的三个弟弟。于是,第一站,他就来到了穆永海的家里。
穆永海了解了事情的全貌之后,当即决定一定要帮助姐姐,于是通知了其他两个弟弟,一起去医院里做了配型。结果出来,穆永海与穆荣英的匹配程度最高,医生自然是建议穆永海来进行移植,穆永海也毫不犹豫,决定捐献骨髓。
病魔再袭:姐姐病危在床,弟弟却有了一丝犹豫
第一次骨髓移植的时候,穆永海虽然愿意,但他的妻子并不同意,不过看到丈夫如此坚持,妻子也没有过多的阻拦。
由于穆永海和穆荣英属于直系亲属,穆永海需要从髋骨处抽取骨髓,并且抽取一部分造血干细胞进行备用,听到确实要抽骨髓,没上过学的穆永海产生了恐惧,但是想到姐姐这么多年对自己的照顾,穆永海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
手术前,医生先抽了穆永海两次血液,防止骨髓手术中穆永海出血过多,在那之后临近移植手术前,医生开始给穆永海注射升白针,对身体素质较差的穆永海而言,升白针的副作用相当之大,穆永海内心也愈来愈恐惧,但还是强撑了下来。
所幸,第一次骨髓手术非常成功,穆荣英的病情逐渐好转,穆永海也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只是感觉浑身乏力、使不上劲。姐夫冯桂云看到穆永海这样,心里也十分愧疚,带了大量的补品和现金来看望。
穆永海一家人本不想接收现金,但冯桂云执意要给,穆永海也接受了下来,自己因为骨髓移植一直都没能去上班,这些钱正好可以用来救急。
看到丈夫整日卧床休息,穆永海的妻子杨立文除了心疼之外,也有一些忧虑,自己因为之前打工操作失误左手被截肢,已经很久没有参加工作了,如今穆永海也没办法继续打工,全家的经济来源就断了。
由于穆永海一直觉得身体虚弱使不上劲,杨立文四处求医想要帮穆永海恢复,但奈何各大医院都无法救助穆永海,中医院也只是开了一些养气固本的中药给穆永海喝。
长时间的求医问药已经将姐夫冯桂云给的钱花的所剩无几,好在中医院开的中药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穆永海的身体逐渐恢复,时不时也会在村子里接一些小活,虽然钱不多,但也不会很累。
但在2011年3月份,冯桂云却再次来到了穆永海的家,穆荣英病情突然恶化,需要再次进行骨髓移植,因为第一次用的是穆永海的骨髓,第二次的移植也只能让他来。
此时距离上次抽骨髓还不到三个月,上次受的罪如今对穆永海而言还历历在目,心中多少有些抵触,但想到姐姐的病情,穆永海还是不忍心,决定再次捐献。
但这次,杨立文却不管说什么都不愿意让丈夫再次捐献了。第一次捐献,丈夫都遭受了如此大的苦难,再捐一次,不得把人给捐没了?如今穆永海身体刚刚有所好转,身为他的妻子,杨立文怎么可能再让丈夫去鬼门关走一遭?
人命关天,穆永海执意要去,但杨立文却堵在门口,死活不愿意让他离开,同时,杨立文还提起了正在上大学,马上就能去海外深造的女儿。想到自己的女儿,穆永海也动摇了,再捐一次的话,自己可能真的会成为一个废人,但是,自己又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姐姐等死。
想到正在医院等待救治的穆荣英,冯桂云表示自己愿意给钱,多少钱都可以。杨立文一口回绝,称自己丈夫的健康,多少钱都是买不回来的。后来,在冯桂云和自己丈夫的双重坚持下,杨立文只得答应了下来,但是有一个条件,要签订一份补偿合同。
二次捐献:姐弟亲情,却变成了金钱交易
一开始,杨立文说要20万,但当冯桂云凑够20万之后,杨立文又改口称,要40万,再后来,又要90万。冯桂云有些生气,但为了妻子,自己也只能答应下来,但是冯桂云也表示,他现在拿不出90万,但是他可以每年给穆永海6万,十五年给完。
看冯桂云如此,自己的丈夫也一直催促,杨立文答应了下来,让丈夫去了医院。第二次捐献骨髓,让穆永海确确实实走了一遭鬼门关,回家之后身体也一直十分虚弱,几乎整日只能卧床休息,稍稍受点凉,就会患上感冒。而自己的姐姐穆荣英,也在移植骨髓几个月后,因病不治离开了人世。
在穆荣英去世之后,两家人的关系就变得冷淡了下来,冯桂云从那之后再也没有来找过穆永海,穆永海一家人也只能靠着村子里的低保维持生活。
丈夫身体一直不好,需要大量的资金买药调养,实在没有钱的杨立文拿出了那份协议,打算去找冯桂云要钱,她觉得,自己丈夫身体这么差,一定和两次捐献骨髓有着直接的关系,冯桂云必须要付钱,至少要把自己丈夫的身体养好。
但当杨立文和穆永海拿着协议找到冯桂云的时候,事情却没有按照杨立文的所想发展。冯桂云拒绝按照协议付款,他认为,若不是穆永海一家为了钱拖拖拉拉,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穆荣英就不会死。
当时穆荣英已经接受了骨髓移植前的化疗,身体根本没有一点抵抗能力,可穆永海却没有立刻到位,硬生生拖了那么长时间。如今,穆永海找到自己要钱,自己自然不可能拿出一分钱给他。
不只是冯桂云这样想,冯桂云的两个女儿也是这样说,姐夫一家的态度让让穆永海寒透了心,自己五十多岁,身体一直不好,为了姐姐不顾自身捐赠了两次骨髓,而姐姐的两个女儿却没有一个愿意帮忙。
如今姐姐意外去世,他们还要将这一切归结在自己的头上,着实让人气愤,让人寒心。自己如今家中困难,若是拿不到这笔钱,穆永海一家怕是再也无法翻身了。
被逼无奈的穆永海,只得将姐夫一家告上法庭,要求他们赔偿这90万。于是,也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在法官呵止了他们无休止的争吵和谩骂之后,冯桂云首先表示,自己是被迫签下合约的,当时为了就妻子,这份合约他不得不签。所以,他是不会支付这90万的。
同时,冯桂云的女婿也表示称,穆永海愿意给穆荣英捐献骨髓,他们非常感动,前前后后给了穆永海家10多万元,但在穆荣英葬礼的时候,他们就拿着协议来要钱,着实让冯桂云一家无法接受。而且,为了治病,冯家已经欠下了不少的债,90万的赔偿金他们根本支付不起。
法院审判:亲情走到尽头,只剩下碎银几两
按照国家规定,骨髓捐献应是自愿且无偿的,所以,双方签署的协议并不受到法律保护,但是,穆永海两次捐献骨髓,双方协定了穆永海身体出现问题后造成的经济损失要由冯桂云承担,所以冯桂云要补偿穆永海10万元。
法院裁定下来之后,双方也都接受了这个结果,冯桂云一家答应了赔偿,但也因此,彻底断绝了两家的来往。穆永海或许能通过这10万块钱撑到身体恢复正常,但也因此,失去了和姐姐最亲近的亲人。
人们都说亲情血浓于水,但在利益之下,亲情又会变得如何呢?我们不能说谁对谁错,生活在这个世上,谁都有生活的不易,但也许,双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体谅,多一些担当,这种事就不会发生。
或许,在不久的未来,冯桂云一家会后悔自己的冷漠,穆永海一家也会反思自己的决绝,几两碎银,或许真的十分重要,但真正的感情,无法以金钱衡量。
最后,向大家做个补充,一般情况下,骨髓捐献对身体不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志愿者捐献的主要是造血干细胞,并不是直接抽取骨髓,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有再生能力,短时间的缺失会造成身体免疫力低下,但并不是不可逆的。
2021年13月31日,中国骨髓库已经有了3035473名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例数共计12582例。这些伟大的志愿者,让那些需要他们的病患看到了重生的希望。
同时,也呼吁18-45岁、身体健康、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们踊跃加入中国骨髓库,借用网络某位已经捐献过一次“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的话:“比起可以愈合的伤害而言,救一个人要划算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