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年前诞生之日起,“柳叶刀烧烤摊”在北京就已经是一个打卡胜地。
墙上张贴的论文因子排行榜和由北大西门、北大医学部和协和医学院等景致构成的插画,可以算是这家烧烤店的自我介绍。
这是一家由16名清华北大医生筹资的徐州烧烤店,创始人王建和程丝,正是墙上漫画中央的那两个小人。
“不务正业”的青年医生
每当有人问起王建开这家烧烤店的初衷,王建总会提起多年前还在读研期间亲眼目睹的一个场景。
那时候王建在医院实习,披星戴月是常态,某个凌晨,他在图书馆回宿舍的路上亲眼看见有人在食堂附近的下水道挖地沟油。
震惊又愤慨之余,他拨通了举报电话,但是无果,一周后,他再次碰到了相同的场景。
没多久后,王建发现附近一家他和朋友们经常光顾的烧烤店。因为使用地沟油和卖假羊肉被查封了。
“那家店我和朋友经常去,这两件事对我们触动很大,”王建说,“我们当即就想到不如自己开一个吃饭放心的地方。我不信我开的饭店用放心油会斗不过地沟油。”
学医出身的王建对健康问题总是格外敏感,读研期间的这件事在他心里留下了难以抹灭的印记。
食品安全要怎么保证?怎么才能让食客吃到健康放心的食物?成为他日后创业时不断思索的问题。
如果说创业纯属为了情怀确实不切实际,谁做买卖都是为了赚钱,王建也不例外。
王建记得有一次,师兄得了重病,大家一起自发捐款,但是他发现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拿不出钱的窘境他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大概从那时候起,王建就决定要做点副业,他曾经说过,“我需要副业,它能让我没有经济顾虑,简单纯粹地做医生。”
坚定了开始副业的想法之后,王建行动了起来。
至于做点什么,还是读研期间那两次地沟油见闻给了王建灵感,一番深思熟虑后,他决定将家乡的徐州烧烤引入北京。
同门师妹程丝是王建立马就能想到的最合适的合伙人,但是这一邀请也很快被程丝回拒了,她甚至提醒师兄,“每天工作那么忙,还开烧烤店,哪有时间钻研业务?”
但是王建并不死心,没有放弃“游说”程丝。直到一次意外的发生,改变了程丝的想法。
2016年的时候,王建在德州发生了一场车祸,出事后,王建第一时间去安顿救助同车的两位朋友,直到同在德州的其他同学赶到。
望着赶到的大家,王建两眼一黑坐到了地上,一动不动。
众人急忙把他送到了医院,这才发现他被撞断了四根肋骨。王建回忆说:“当时胸口能感到有压迫的疼痛感,但是顾不了那么多,大概就和士兵在战场上的应激反应一个样。”
事故后,肇事方给他们赔了几十万,王建不假思索地把赔款全部都给了因这场飞来横祸导致瘫痪的师兄。
“这位师兄也是一名医生”,“他家太困难了。”王建的真诚和善良,感动了身边所有的人。
程丝在参加《开门大吉》时说:“王建对朋友特别真诚。我们看中的就是王建这个人,就是相信他,赚钱赔钱都没关系。”
王建也因祸得福,花了大半年劝不动的程丝,因此成了跟他并肩作战的创业伙伴,之后他们又找到了十几位同学共同凑了一笔启动资金。
因为都是医学生创业,大家决定将烧烤店取名“柳叶刀烧烤店”。
手术台上,柳叶刀是他们医治病患的利器,取“柳叶刀”为名,也意味着食客在此进食可以切断对食品安全的隐忧。
于1832年创刊的《柳叶刀》是世界上最享誉盛名的医学期刊,同名烧烤店也寄托着王建和小伙伴们对医学前辈的敬仰。
踩坑创业,患者顾客投石问路
决定创业的时候,王建正在徐州的一家三甲医院上班,工作日他便在徐州出诊看病,查房写病历。
但是一到周末,他就会脱下白大褂摇身一变,成为商务人士,赶高铁到北京,和团队小伙伴把北京大街小巷的烧烤都吃了个遍。
经过反复对比,他们发现只要原材料用得好,口味基本不会差。有了方向之后,接下去的工作似乎顺理成章:找师傅、定方子、租房子、装修、招聘……
从无到有,个中辛苦只有当事人最清楚,用王建的话说,没有行动力极强的同门师妹程丝入伙,这个项目就做不成。
那时候程丝已经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以投入到新店的筹备工作上。
程丝说,餐饮行业虽然门槛低,但是里面的坑可不少,每个坑他们几乎都趟了个遍。
在开业前,他们就已经给“柳叶刀”立下了铁一般的店规:肉不能提前腌制,必须现刷现烤;所有食材必须当天购买;
所有菜品不能过夜,包括凉菜和小菜;肉串绝不炭烤而用电烤;油只能刷一遍,不能反复使用。
这对王建团队来说是立店之本,也是他们开这家烧烤店最重要的追求,那就是不仅要确保不在食品安全的问题上出任何差错,而且要尽可能让顾客吃得健康。
这些年轻人的良苦用心,并不意味着顾客会买账。
跟常见的烧烤方法不一样,现刷现烤的方式需要花费更多的时候,而且新厨师没办法马上适应,导致上菜慢。
“上菜太慢了!!!”开业一阵子之后,点评网站上第一条评价的那一颗星击碎了他们的心。“怼回去,怼回去!”小伙伴们群情激奋:我们费这么多心思保证食品健康,却还要被这样评价。
但是大家冷静一想,服务行业就是这样,顾客至上,必须倾听顾客的声音。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上菜速度和菜品可口与否更重要,鲜少有人会关心哪种做法更能降低患癌风险。
因此,如何平衡顾客的需求和创业者的原则,是摆在王建面前的一道未曾想过会出现的难题。
但无论是好评还是差评,这家由医生学霸开的烧烤店很快走红,不少媒体和公众号都发文报道,但是大部分网文作者,王建并不认识。
“柳叶刀烧烤店”甚至吸引了不少患者顾客,有一些白天在医院排不上号的患者,以吃饭为名义,来“柳叶刀”边吃饭边挂号看病,这让烧烤店成了一家小小的医院。
曾经一位天津的病人专程来烧烤店吃饭,并留下自己的联络方式与初步诊断病症。
王建回忆说,“最后是我们股东内部转诊消化了,但是其实问诊最好还是去医院。”
还有一次,王建正在店里招呼客人,一位女士发现他是老板,于是问道,“我是直肠癌晚期复发,不知是否还能吃烧烤?”
听到这个问题后,王建内心十分沉重,就详细询问了病人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当他发现对方就诊的医院水平一般后,就帮她引荐了一位相关领域的资深大夫。
后来,王建和这位病患还成了朋友,直到现在也仍然保持着联系。
撸串疗愈两不误
虽然王建和朋友们坚持认为患者就医最好还是去医院,但是医生们对患者病情的牵挂和对医术精益求精的追求却不分场合。
在“柳叶刀”,大家还经常碰到医生顾客们在交流病例,这也是程丝和王建在“柳叶刀”开业前就已经设定好的场景。
在装修店面时,程丝特意跟设计师强调过这家烧烤店要方便医生使用,为此他们在店里装上了投影仪。
每天下午三点到五点,避开就餐的高峰期,烧烤店一楼将近50平方米的就餐空间就会变成会议室,租下场地的医生不仅能一边吃烧烤,还可以随时开始讨论。
更多的医生同行们脱掉白大褂来到“柳叶刀”,追求的不仅是味蕾的享受,还是精神的共鸣。
身为医生的程丝和王建对于医生群体的生存处境有很多的亲身体会,医生几乎每天要面临巨大的误解,承受高于常人的压力。
对他们来说,“柳叶刀”可以成为同行们缓解焦虑和放松身心的最佳场所。和其他餐厅或咖啡厅相比,烧烤店更适合经常加班或值班到深夜的医生们。
下夜班之后约上三五好友,就可以来“柳叶刀”撸串,在这里,可以不用顾忌说话的音量,尽情侃大山。
在程丝和王建不短不长的行医生涯中,无数次令人胆战心惊的经历让他们养成了穿跑鞋上班的习惯。
王建有一次在急诊值班,因为制止一个没挂号插队问诊的患者而被威胁第二天要找人报复,隔天去上班时,习惯了洞洞鞋的王建无奈地换上了跑鞋。
程丝也养成了穿跑鞋的习惯,她说以前每当这种时刻总有一种撕裂感,没想到久而久之就习惯了。
程丝说,以前在工作中遇到任何事情只能自己消化,这种孤独感是令人难以承受的,医生圈子封闭,而且大家都自顾不暇,外行人又难以理解其中的苦涩。
现在脱下白大褂就能来到自己的烧烤店感受人间烟火气,大家聊聊工作中的奇葩见闻,足以解开很多郁结不开的事情。
这家烧烤店能让医生群体在离开工作岗位之后及时获得心理的慰藉和治愈,也能让医生卸掉包袱,以普通人的身份走进人们的视野,无形之中也能促进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
为鼓励医生同行,促进他们精进专业,“柳叶刀”一度推出“史上最高门槛”打折优惠活动。
凡是5年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SSCI、CSSCI的顾客,拿凭证在店里消费享受折扣。
为了便于量化,他们又引入文章影响因子作为计算标准,优惠金额等于影响因子乘以10得出的数字。
刚开始的时候,规定优惠额度上不封底,但是短短几天后,他们发现招架不住了。
王建说,活动推出后,每个月打折让利接近14万,最后他们给这个活动打了一个小布丁,那就是每一单的优惠额度不能超过就餐费用的30%。
即便是“史上最高门槛”打折优惠,也吸引了无数医生前来捧场,连《柳叶刀》杂志的全球高级执行主编William Summerskill教授都闻讯赶来捧场。
William Summerskill教授离开后,网友纷纷调侃道:“柳叶刀烧烤店成为了医界必去的5A级景点。”
用行动回应质疑声
当然,医生开烧烤店也招致不少舆论的质疑。
医生的本职工作是救死扶伤,他们已经足够忙碌,有精力经营烧烤店吗?是因为经济压力逼迫医生搞副业吗?为此王建和程丝不得不发声。
事实上,他们的烧烤店日常有专门的职业餐饮人负责,股东只负责重大事项决策,也没有人因生计所迫或对职业不满而搞副业,大家都是有余力才做投资。
从医生到老板,王建和小伙伴们经历了身份切换,但是不变的是对他者的服务热情。疫情来袭的那个春节,繁华街道人烟稀少,无数商店被击垮,“柳叶刀烧烤店”也经历了危机,他们艰难自救以求生存。
股东医生们大多不舍昼夜地奋战在临床抗疫的第一线,但是时常脱下防护服后发现无处落脚,无数餐厅关闭,找不到可以吃饭的地方,这给在前线抗疫的医务工作者带来了诸多不便,当然也影响工作。
这时候,程丝捕捉到了同行们的需求,她当机立断,决定先行开一家门店,但是不对外营业,只免费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免费的外卖服务。
这个看似简单的决定背后,是柳叶刀生死存亡的坎坷命运,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柳叶刀”同样深处水深火热之中,但是程丝说,我们必须奋不顾身,只因为我们是医生。
在整个疫情期间,“柳叶刀烧烤店”为坚守在一线的50多家医院的医务工作者配送了免费晚餐,大难当前的这一义举,吸引了无数爱心人士前来支援。
有志愿者义务帮助备餐,有不留名的陌生人寄来了爱心食材,还有远在海外的华人捐赠了餐款。
白雪峰店长说:“我们送的不是餐,而是给抗疫前线送弹药,我们身后是各界人士的支持和爱,所以我们很有力量。”
柳叶刀烧烤,已经不仅仅是“医学界必打卡的5A级景区”,也不仅仅是医生们的疗愈地,而是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爱的精神家园。
在烤串治愈人心的同时,它也给世人传递了一股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