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季要来了,煤价却一路飙升,发改委多举措保证煤炭供应
供暖季将至,燃煤保供至关重要。近期,国家发改委一天三场座谈会聚焦煤炭,释放产能,打击炒作,严查高煤价……
24日,北京商报记者也自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国铁集团正在推进电煤保供运输。供暖季到来之际,保燃煤保供暖势在必行。
煤价一路疯涨
运输对煤炭供应至关重要。据悉,10月1日-20日,国家铁路电煤日均装车52357车,同比增长17%。截至10月20日,全国363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3504万吨,较9月底增长18%,平均可耗天数达到16.6天,较9月底增长2.6天。
由于此前一轮寒潮导致全国多地“一秒入冬”,不少地区供暖季也随之提前。据央视财经报道,因为近期的两场降雪,原计划10月20日开始供暖的吉林省松原市已经在10月16日提前感受到了热气。
东北之外,多地提前供暖也已经准备妥当,例如甘肃省兰州已安排供热部门完成注水打压等准备工作,计划于10月25日开始暖管升温,比往年提前4天试运行。
但与提前到来的供暖季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一路疯涨的煤价。“楼房的取暖费跟去年一样,没变。”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黑龙江某边境城市的居民提到,相比较楼房区的集中供暖,部分平房区还需要自行烧煤采暖,但涨价的情况已经十分明显。
据介绍,当地常用的是一种取暖性能介于柴煤和动力煤之间的煤,目前零售端1吨的价格已经达到了1300元,往年只有950元左右,进价更是低至800元左右。而一个月前的动力煤大概1100元/吨,眼下已经涨至1500元。
上述居民介绍,正常情况下,一户人家一个冬天大概需要烧煤3-4吨,每天需要烧煤1.5桶左右,一桶装满大约需60斤煤。
而在期货市场上,数据显示,自8月下旬以来,动力煤期货价格便持续暴涨,每吨一路由不到800元的价格上涨至最高点大约1980元的价格。
高耗能企业是关键
高企的煤价让供热企业有些犯愁,为保民生供暖,不少供热厂不得不亏本“抢”煤。为此,国家层面几度出手。例如国家发改委秘书长赵辰昕曾提到,要保障发电供热用煤,而且还会继续组织煤炭企业与煤电企业再签订一批中长期合同,实现发电用煤中长期合同全覆盖。
而仅10月19日一天,国家发改委便连开三场座谈会,从研究依法对煤炭价格施行干预措施,到研究安排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的重点工作,再到严厉查处资本恶意炒作动力煤行为,面面俱到。
多举并措之下,煤炭产能已经加快释放。据国家发改委介绍,9月以来已允许153座煤矿核增产能2.2亿吨/年,相关煤矿已陆续按核定产能生产,四季度可增产5000万吨以上。将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38座建设煤矿列入应急保供煤矿,允许阶段性释放产能,合计产能1亿吨/年。为60余座煤矿办理接续用地手续,确保1.5亿吨/年以上产能稳定释放。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临时停产停工煤矿复工复产,加快恢复煤炭市场供应。
煤炭日产量也创今年新高。近日全国煤炭日产量达到1150万吨以上,比9月中旬增加150万吨以上,其中晋陕蒙日均产量860万吨,创今年以来新高。随着煤矿核增产能进一步释放、建设煤矿逐步投产、临时停产煤矿复产,煤炭产量有望进一步增长,发电供热和民生用煤需求将得到有效保障。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目前供给侧不断要求释放产能,但眼下的问题如果只从供给侧入手解决的话,紧张的局面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毕竟将煤挖出来,再运输到各地,本来就有时间差,而冬季运输又通常比较麻烦,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目前最关键的还在于需求侧”。林伯强表示,短期能够很快减少需求的其实是高耗能的企业,目前我国用电主要还来自于煤,而工业用电占比能够达到70%左右,民生用电仅占百分之十几,只有通过电价的上涨,将高耗能企业和工业企业的用电需求降下来,煤炭的需求端自然就会大幅下降,民生部分就不是问题了。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改委曾于10月12日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其中提到,扩大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将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由现行的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
彼时,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面放开燃煤发电上网电价,扩大上下浮动范围,在电力供需偏紧的情况下,市场交易电价可能出现上浮,在一定程度上推升工商业企业用电成本。但需要分用户类别来看,对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规定其不受上浮20%限制,这样上浮不限,就是要让用电多、能耗高的企业多付费。
“近期煤炭价格明显上涨后,一些地方电力市场的燃煤发电交易电价已实现上浮,对缓解燃煤发电企业经营困难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彭绍宗曾提到,扩大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让电价更灵活反映电力供需形势和成本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燃煤发电企业经营困难、激励企业增加电力供应,更好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北京商报记者 杨月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