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过后, 朋友圈里就开始晒大闸蟹了。想想那一只只色泽金黄,肉如玉脂,膏堆满壳的“尤物”,就已然垂涎三尺了。说说看,你第一次吃螃蟹是什么时候?
每到螃蟹成熟的季节,生活在乡里的小孩,是要挽起裤腿,提起竹篓子到河沟里直接去抓螃蟹来吃的,顺带还会抓到一些小鱼小虾。
抓回来的小鱼小虾和小螃蟹只需简单清洗然后下油锅一炸就是饭桌上要被父亲夸上一夸的下酒菜,小孩子吃起螃蟹腿来也是津津有味。
生活在城里的孩子,父母从市场上买来螃蟹,只需清蒸配姜醋汁就吃得满手蟹黄蟹膏的腥香味了。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吃螃蟹?
问起关于第一次吃螃蟹的记忆,大部分武汉人记忆都略显模糊,因为这种食物吃起来并不方便,第一次吃是有些胆怯的,以至于不知如何下手。
上世纪80年代初,螃蟹5毛钱一斤
记得小时候母亲在家做螃蟹也都是清蒸,蒸饭的时候直接用蒸饭的屉子蒸一笼,饭熟了,螃蟹也好了,蒸好的米饭都带着螃蟹的鲜腥味。
上世纪八十年代,赶上螃蟹成熟的季节,母亲就在家里附近的菜场买来大闸蟹,那个时候的大闸蟹还没有地域品种之分,一般的湖泊里都有,且都是野生的,干净卫生。
武汉的各个菜场都有得卖,卖螃蟹的老板在大脚盆外围个网子,螃蟹就装网子里,来买的人看螃蟹是各个看得清,螃蟹也逃不脱。
80年代初,螃蟹5毛钱一斤,比起几分钱一斤的小菜,螃蟹是高价菜,一般舍不得吃,一般亲朋好友来了买来待客。
螃蟹搬到竹床上开吃
因为父亲爱吃,所以家里螃蟹也吃的比较多,秋季,向来都是一买好几斤,一脚盆的螃蟹。母亲把螃蟹蒸好,然后备好沾醋和姜末。九、十月的武汉依然炎热,晚上竹床摆开阵势,螃蟹直接搬上竹床上开吃。
武汉人吃螃蟹没有江浙地区的人那么讲究,并没有所谓的蟹八件之说。
一般家务人家吃螃蟹手和牙齿就是最好的工具,连壳带肉一起吃起来,没得什么讲究。但武汉人吃东西嘴刁,蟹黄、蟹膏是珍品,爱吃的人必定每年都是要尝鲜的,要是秋天没吃上螃蟹是势必不罢休的。
当年的夜市上也有螃蟹吃
父亲好喝酒,武汉10月份晚上宵夜的时候,半斤白酒加上两只螃蟹就是绝配。小时候父亲用嘴给给我剥蟹脚,到嘴后仍有浓浓白酒香......
有时父亲也带我到外面去宵夜,三阳路街边上的夜市是父亲常去吃螃蟹的地方,夜市上的螃蟹做法也都只有清蒸这一种,以前在武汉夜市还不叫夜市,武汉方言叫“地脑壳”,去宵夜则叫作“挖地脑壳”,意指低头一直投入地吃。
除了自己家里和夜市,再能吃到螃蟹的地方就是大型酒店了,一般的饭馆没得螃蟹这道菜。
记得2000年以后,武汉突然出现了香辣蟹这种吃法,然后渐渐地武汉做螃蟹的馆子就多了起来。一到秋季,无论什么菜馆菜单上都多了螃蟹这道菜,香辣蟹也成为武汉人乐意享用的美食。
这之后,烧的、烤的、焗的,各式螃蟹的做法和吃法多起来。
不过无论怎么做法,还是感觉没有以前的螃蟹香,以前家里吃螃蟹也说不上特别大或是什么特别的品种,但在我的印象里,原来的螃蟹比现在吃得香太多。
现如今,吃大闸蟹成为武汉人迎接秋天最直接,也最美味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