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十月馨多少钱一盒图片(高价)

发布者:高阳华
导读南方周末记者展开了一项线上调查。379名孕妈提交的问卷显示,有35.62的人曾被医护人员推销过保健品,一半以上的人购买保健品价格在400元以上,几乎都要自费。南方周末记者 周小玲责任编辑 张玥本文首

南方周末记者展开了一项线上调查。379名孕妈提交的问卷显示,有35.62%的人曾被医护人员推销过保健品,一半以上的人购买保健品价格在400元以上,几乎都要自费。

南方周末记者 周小玲

责任编辑 张玥

本文首发于2020年6月4日《南方周末》

高价、自费、医护推荐、效果“没感觉”,你被推销过妇幼保健品吗?

被推销的妇幼保建品中超过半数需在连锁药店或便民药店购买。(视觉中国/图)

近日,湖南郴州永兴县“蛋白固体饮料”事件再次引发社会对母婴产品市场鱼龙混杂的担忧。

你被推销过妇幼保健品吗?南方周末记者展开了一项线上调查。截至2020年6月3日零点,共有379名孕妈填写问卷,她们来自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地区),其中有来自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孕妈曾在医院被推销过保健品。

总体来看,这379人中,有35.62%的人被医护人员推销过保健品,其中大多是指定医院附近的连锁药店购买。一半以上的人购买保健品价格在400元以上,且几乎全部都需要自费。吃过之后,84%的人没感觉,10%觉得很有用,6%觉得不舒服。在填写问卷的379人中,253人不认可医生推荐保健品的做法。

问卷结果显示,被推荐的保健品也比较集中,在135位被医护推荐保健品的孕妈中,有66人被推销的是“十月馨”,30人被推荐了“润康”,67人是其他十余种产品。润康和十月馨都是孕期保健品。

-1-

“不想输在起跑线上”

2019年底,母婴育儿博主文森妈咪在微博中抱怨“又有医生推荐保健品”,这竟成为她被评论最多的一条博文。

评论中,新手妈妈们分享着曾被医生推荐保健品的经历。有的妈妈说,自己的产检医生只会推荐该补什么,但不说牌子,让自行去外面买,是“好医生”;也有人遇到的产检医生问,“你吃‘十月馨’了吗?现在环境污染这么严重,你敢不吃?”

对于文森妈咪来说,被推荐保健品的经历让她记忆犹新。她是一名二胎妈妈,家住北京市朝阳区,产检建档选择了一家步行5分钟可达的医院。在怀孕二十多周时,医生向她推荐了一款名叫“润康”的孕妇营养素保健品,并给了一张产品传单,让联系传单上的电话购买。

看到花里胡哨的宣传单和这非正式的购买途径,她决定不买。但为了避免影响之后的产检,她也没有当场拒绝医生的建议。

直到第23周产检,B超结果显示宝宝偏小一周。医院检查的医生郑重地向她推荐了此前传单上的保健品,要求服用,让孩子长到正常状态。

面对产检结果,她开始有点焦虑。在她的认知中,如果达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诊断标准,应该进行正规的医学治疗干预。如果够不上诊断标准,持续观察即可。在她向医生询问时,没有得到充分解释。犹豫之后,她回绝了医生的建议,“当时医生挺生气的”。

两周后复查结果显示,胎儿偏小范围扩大至8天。为了全面排查原因,文森妈咪决定遵医嘱住院治疗。住院期间,“从门诊,到住院医生,再到科室主任,我遇到的每一个医生都问我‘买润康了没’。”

她印象最深的是与妇产科一名主任医师的对话。这位主任医师先给她做了检查,问:“为什么不买润康?”文森妈咪直白地说,吃润康不能解决孩子小的问题。主任医师告诉她,这是宝宝的第四餐,你每天吃三餐,这就是一顿饭的钱,怎么不给孩子加上这第四餐呢?当她谎称已经买了时,医生还叮嘱她按照三倍的量吃。

住院结束,医院并没能排查出胎儿偏小的原因。她选择了一家综合性三甲医院,经过重新检查,显示胎儿大小正常,不存在小八天的情况。

有的孕妈表示,虽然医生没有推荐保健品,但却通过医院的渠道了解过润康。

一位河北邯郸的孕妈在丈夫的陪同下,参加医院组织的公益孕期课。课程结束后,一名保健品销售员在护士的引荐下,向大家推荐了润康。听到产品能让孩子“头发黑、眼睛亮”,她丈夫当场就买下7盒,每盒单价为518元。

这位孕妈说,其实她本人不想买这款,“感觉只是普通的保健品,不值这个价钱”。

受访的多位孕妈均表示,通常而言,孕妇会自行准备一些叶酸、复合维生素、DHA、黄金素等营养补充剂。在选择时,偏向知名国际品牌。也有部分孕妈更相信医生,如果医生认为确有需求,对孩子有好处,就愿意购买。一位广东的年轻妈妈说,“吃这些保健品,主要还是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

高价保健品

一位曾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的妇产科医生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医院给孕妇推荐的只是孕期需要的多种维生素、铁剂、钙剂。对于维生素,有条件的孕妈就吃,没有条件也没必要吃,正常饮食就好。

上述医生表示,如果医生在推荐时,指定产品和购买地点,那背后或许存在某种利益关联。

此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被推销的妈妈中,由医生推荐并到医院附近连锁药店购买的情况占44%,联系专人购买的占19%,在医院内便民药店购买者占9%,在医院院内药房购买的占7%,其他为21%。

院内的便民药店与街头的零售药店差不多,可自行买药;院内药房则由医生在系统内开药、病人去医院窗口结账领药;“其他”的情况则各种各样,比如一位内蒙古赤峰市的孕妈表示,她是直接向医生微信转账买的。

文森妈咪所提到的润康,则是经由医生介绍,联系专人完成购买的产品。

润康全称“阿法林·润康”,是一款以α-亚麻酸为卖点的保健食品,主打促进宝宝大脑和视力发育。一名代理润康的营养师在微博中晒出一些孕妈服用润康产品后生育的宝宝,称其为“润康宝宝”。

南方周末记者向孕妈了解到,阿法林·润康买入价格为518元/盒,一大盒共有90粒,可以服用一个月,平均每粒6块钱。

儿童营养师、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黄廷伟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不同于特殊儿童服用的特医奶粉,孕妇在孕期有多种营养来源,保健品只是其中一种,主要作用是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为目的,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和亚急性或慢性危害。“服用保健品也多半是求个心理安慰。”

南方周末记者查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现,阿法林·润康在1997年获得保健品批号。申请人为长城生物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由山西太原大宁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由康惠中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经销。

据天眼查数据,长城生物产业公司持股95%的大股东为北京长城创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余下5%股份归北京市医药总公司(现为北京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医药总公司在1979年成立时是北京市下属事业单位,1998年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1996年,它被授权履行北京市医药行业行政管理职能,加挂北京市医药管理局牌子,直到2000年政企分开,才不再履行北京市医药行业行政管理职能。

南方周末记者致电长城生物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希望了解相关情况。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3-

“保健品不是药”的心理

在文森妈咪看来,如果是为了孕期补充DHA、营养素,与其选择高昂且不具备治疗作用的保健品,不如选择医院药房内纳入医保、由国际知名药厂生产的OTC(非处方药)产品。

在文森妈咪的微博下,有一条评论称,怀孕不是生病,相对药品而言,保健品不具有副作用。

这也是孕婴市场的一种普遍心理。南方周末记者在十月馨的官网也看到类似表述,“十月馨是国食健字文号,不是药准字,国食健字是不允许有任何副作用的。”

这种说法是否准确?黄廷伟说,不少孕妈们反复说“是药三分毒”,避免服药是减少对孩子的伤害,但作为OTC或保健品的营养素,两者原料基本相似。OTC的功效强于保健品。OTC的营养素由于添加一些甜味剂等成分,口感相对较好。

他补充,OTC的生产标准高于保健食品,且有充分的临床试验支撑,可信度和产品质量均有保障。另外,OTC的政府定价相对较低,对普通百姓而言更加经济适用。孕妇们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保健品还是OTC,营养素补充均需适量,过量补充会伤害身体。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营养师曾在工作中接触过保健品公司,他对南方周末记者分析,一般而言,保健品公司的生产条件和临床试验能力均难以达到药品生产的标准,而且,销售渠道更广,产品定价更自由,利润空间更大。

一名接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专业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保健品监管始终存在困难,它的依据顶多来自文献或动物实验,没有做过临床试验,无法经过现代科学验证。甚至,“同样的成分在这边当药卖,在那边当保健品卖,2017年后就不批保健品了。”

高价、自费、医护推荐、效果“没感觉”,你被推销过妇幼保健品吗?

-4-

谁拿走了高提成

在问卷调查中,被医生推荐购买保健品的妈妈中超过半数是被推荐去医院附近或院内的连锁药店购买。

一位浙江的医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保健品不属于医保范围,她所在的医院并不允许医生指定患者去药房配药。如果实在需要,会告诉患者推荐哪类营养补充,让其自己去外面购买。

不过,一名孕妈在其微博中贴出在江苏省某综合性三甲医院产检时,医生在处方笺上盖了“十月馨”的章,注明产妇需购买十月馨一段一盒(398元/盒),在处方笺右下方盖有医生名字以及“外购”字样的印章。

另一位在浙江台州一家综合性三甲医院产检的孕妈,也被推荐了唯一一种能在院内购买的维生素“十月馨”。她对南方周末记者描述,拿到一张医生手写的产品专用单,上面填写怀孕周数,并标注第几阶段产品,没写价格。

医生提示要到医院一楼某个药房拿,她找到后才发现是“一个全是卖保健品的地方”。

这盒产品需自费,398元,可以服用一个月。而她之前吃的一款多维元素片(OTC),价格仅是其1/3。

南方周末记者以批发商身份联系到多家提供孕妇维生素代工的生物科技企业。一家安徽的生物科技企业工作人员说,保健品这类特殊食品需要拿到“保健品”批文,建议在没有拿到批文的情况下,改为普通食品生产,两者生产成本相差不大。他透露,一般而言,这类产品代工厂给到批发商的成品价格在3-8元每瓶或每盒。

前述不愿具名的营养师则透露,曾有某保健品厂家找合作,令他意外的是,厂家给到他的产品底价是0.7折。

不过,对于保健品而言,销售渠道费用占成本大头。除了各地的分销商外,获得医生的支持、上架医院零售药房也是迅速获客的有效途径。

一名广东的医药代表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一般而言,医生推荐产品会得到厂家返点,通常保健品给医生的返点在30%。这意味着,一款三百多元的保健品,医生从中获得的提成将近百元。

另一名河南的医药代表则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如果保健品希望进入医院内的便民药房,通常需联系药房负责人支付上架费,保健品厂家给药房返点大约是20%-30%。

他补充,目前医院内设的零售药房多半属于医院。

前述接近国家食药监局的人士称,不管是在院内药房还是医院的零售药房,“药房里的商业贿赂,谁开方谁提成”。

2017年底,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的论坛中,有网友说“我在州医院产检,医生每次都要推销十月馨”。2018年8月22日,该院公众号发文,其院党委书记马志强以推销“十月馨”保健品为案例,对医院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进行廉政谈话和警示教育,痛斥医疗行业的商业贿赂等不正之风,提醒医务人员保持清醒,树立医德医风。

(感谢自媒体矩阵“年糕妈妈”对本项问卷调查的帮助。)

高价、自费、医护推荐、效果“没感觉”,你被推销过妇幼保健品吗?

健言往期精选链接

全国70城罕见病医疗保障排名:50万以上高价药,谁来兜底?

火出“粉”圈,这家学校准备量产螺蛳粉人才

东北疫情缘何进入“加时赛”?

“固体饮料冒充特医食品”幕后:利润高、追责难、刚需强

新常态下防疫:“基层担心被问责,就不断拧紧螺丝比比谁更硬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