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远市人民医院 徐朗
秋冬季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突然发作的打喷嚏、流鼻涕、鼻塞、鼻子痒、流眼泪等都是过敏性鼻炎的常见症状。对于这一类没有发烧等全身反应,仅是阵发性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的症状,很显然这并不是感冒,而很可能是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
过敏是指某些人的身体对正常的外来物质产生了不正常的反应,是外在环境因素以及内在的特定人体的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种外来物质可能是食物、皮肤接触物、或者通过呼吸吸入的东西。一旦身体认定“异物”,就会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症物质,导致身体流鼻涕、打喷嚏、鼻子痒、鼻塞等症状。
过敏反应本质为一种病态的免疫反应,因此又被称为变态反应。
过敏性鼻炎有遗传倾向,发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
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
鼻内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过敏性鼻炎最有效的药物,如糠酸氟替卡松和糠酸莫米松鼻喷剂。
2、抗组胺药物
口服或鼻用第二代抗组胺药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线药物。单独应用可治疗轻度过敏性鼻炎,联合鼻内糖皮质激素应用可治疗中重度过敏性鼻炎,如西替利嗪、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等。
3、抗白三烯药物
适用于各种类型过敏性鼻炎患者。但单独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效果有限,常与鼻内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物联合使用,如孟鲁司特。
4、色酮类药物
眼内局部使用色酮类药物可有效缓解过敏性鼻炎相关的眼部症状,如色苷酸钠滴眼液。
5、减充血剂
缓解鼻塞可短期(5 天内)使用,但不建议学龄前儿童使用。不宜使用口服减充血剂和H1抗组胺药组成的复方制剂。
6、抗胆碱能药物
鼻内使用可有效缓解鼻漏症状,即流鼻涕等。
五大用药误区
1、追求根治
目前过敏性鼻炎还无法根治,不能盲目相信“偏方”。
2、拒绝激素
鼻喷激素在国内外均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线药物,这种药物常见副作用轻微,主要局限于口鼻周围,比如鼻出血、鼻干、嗅觉异常等,停药即可恢复。而家长们普遍担心的长胖、影响生长发育等全身副作用并不常见。
3、滥用减充血剂
一些鼻滴净等老药通过收缩鼻粘膜血管来缓解鼻塞,导致鼻腔干燥,鼻粘膜萎缩等永久伤害。还有一些过敏性鼻炎患者会伴随有过敏性结膜炎,喜欢海淘一些含有萘甲唑林成分的滴眼药。此类药只适合短期偶尔使用,不少人因长期使用患上干眼症。
4、置之不理
过敏性鼻炎发病率高,大家对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习以为常”,认为除了难受点,并没有大碍。其实一旦确诊过敏性鼻炎,应当立即采取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方法,如果早期忽视治疗,很容易诱发多种难缠疾病,比如慢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
5、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是用来对付细菌的,对改善过敏性症状无效。除非出现细菌性感染,如高烧,鼻子出现脓性分泌物时,才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但需要在医师指导下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仍然是目前过敏性鼻炎的主要防治方法,需在医师或者药师的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抗菌药物。
审稿专家:清远市人民医院 常惠礼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盾公益(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