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州大学附属洛阳市中心医院 宋彬彬副主任医师
TCD的由来
1982年挪威学者Aaslid等将经颅多普勒(TCD)用于临床,其无创、准确、价廉、便于随诊等特点迅速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
然而由于认识和培训不足,“脑供血不足”、“血管痉挛”这样毫无意义的诊断被滥用,或者过于夸大TCD的作用,将其吹嘘成无所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又难以达到心理预期,导致临床医师和患者对于TCD的价值持怀疑态度。
笔者结合自己从事TCD与脑卒中预防工作多年的经历,简要介绍TCD的用途、优势和不足。TCD作为国家卫计委认定的缺血性脑卒中筛查首选和必选的筛查手段之一,在于其对于颈部、颅内血管狭窄、闭塞性病变的诊断具有无创、准确、价廉、便于随诊等特点,是唯一能够提供血流动力学资料的技术,对于中等程度以上狭窄,在技术达标的TCD医生手中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以超过95%,尤其适宜在没有核磁、血管造影等设备的基层医院推广。
TCD的适应症
1、颅内外血管狭窄、闭塞性病变:TCD对于颅内血管狭窄、闭塞诊断的优势已经得到公认,但对于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评估,同样有价值,尤其是对于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的区分上,关系着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病情评估。仅仅依靠MRA或者颈部血管彩超应用形态学或者狭窄部位本身的血流速度来判断狭窄程度是不够科学的,必须通过狭窄部位远端有没有低搏动改变来判断,而TCD可以准确、简便的提供这项数据。
2、锁骨下动脉盗血: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是指在锁骨下动脉或头臂干的椎动脉起始处的近心段有部分的或完全的闭塞性损害,由于虹吸作用,引起患侧椎动脉中的血流逆行,进入患侧锁骨下动脉的远心端,导致椎-基动脉缺血性发作和患侧上肢缺血性的症候。TCD对于盗血的诊断是最敏感的,远远高于DSA和血管超声,而且可以进行功能试验,判断是不是真正的盗血,对于既往所谓的隐匿型盗血,TCD下无所遁形。
3、微栓子检测与卵圆孔未闭:人体血液循环中出现的并随血流流动的某些异物,如凝血块、动脉粥样硬化斑脱落的碎斑块、脂肪组织及气泡等,都可成为微栓子,由于颗粒较红细胞体积大,故其超声信号更强,此为TCD监测微栓子最基本的原理。与动脉狭窄严重性及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因此,微栓子监测可预测高危人群发生卒中的危险性,为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信息。
在缺血性脑卒中有大约40%原因不明,卵圆孔未闭为可能性原因,在2014年国际脑卒中大会上,TCD诊断卵圆孔未闭技术被认为是2014年神经病学届三大重要发现之一,被认为是诊断卵圆孔未闭新的金标准。
4、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评估:DSA是诊断痉挛的金标准,但痉挛一般出现在出血的4--10d,DSA不便重复检查,而TCD由于其无创、经济、可床边随诊的优势成为目前最常规的检查方法。
5、脑死亡:脑死亡时TCD频谱有特征性改变,提示脑循环停止。是脑死亡诊断三项确认手段之一。完善脑死亡诊断既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又予以患者死亡的尊严,还能解决器官移植的供体来源。
6、脑循环储备能力的检测:脑血管通过自动调节功能维持局部脑血流正常稳定的能力称为脑循环储备能力。国内外关于利用TCD检测脑循环储备能力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多年,有报道称,正常人脑血管反应和储备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TCD作为一项发展仅仅几十年的技术手段,虽然在不断完善,但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TCD比较依赖检查者个人的技术水平;部分患者信号难以穿透;只能检查较大的血管,过小血管无能为力。这依赖TCD技术的逐步普及和推广,以及设备的更新进步。即便如此,TCD作为中风预报最前沿的哨兵,仍然对于降低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